《聽天下》【Off學Ep.78】馬上能出發!訪古蹟、找美食、城市登山 沈方正精選台北散步三路線



節目敘述

台北是台灣最適合散步的城市?帶著悠遊卡、一瓶水、穿上適合健行的鞋子,立刻輕裝上路!

資深飯店經理人沈方正也是資深的散步愛好者。早從卅多年前投身飯店業開始,沈方正便常利用工作之餘,以飯店為圓心,向外輻散,走訪周邊街頭巷尾。身處服務業,沈方正對於吸收各類資訊、知識,有高度敏銳與自我要求;他透過閱讀、旅行、與人互動,獲取新知,而散步時,這些知識又能派上用場,關於一座城市的地景演變,無論美食名店、古宅老廟、潮流聚落或郊山踏青路線,皆如數家珍。

網路社群時代,人們的注意力被四處綁架,沈方正認為,專心散步正是重拾觀察力的最佳練習,讓你一眼看出哪裡好吃、好玩,增添生活興味。本集節目,沈方正將分享他鍾愛的三條散步路線,以探訪古蹟、美食踏查與城市登山為主題,且皆以捷運站為起訖點,規劃半日或一日行,帶著沒有負擔的心情,一步步走入台北日常之美。



台北適合散步的原因

  • 交通方便:可以直接從家裡出發,也可以搭車到某個點開始走,拓展探索範圍。如果走累了到處可以找到公車、捷運,甚至是youbike回家。
  • 補給方便:如果想補充能量,處處是小吃,不怕吃不飽,只怕吃太多。如果要找廁所也不會太難。
  • 治安良好:相較其他首都城市,台北的治安環境讓人非常安心,公共衛生也很不錯。
  • 衛生環境:美國舊金山和法國巴黎市區有一些氣味,不適合散步。


心得分享

我曾經從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走到南港(約10公里,時間大約130分鐘),也曾經從大稻埕走到捷運永春站附近(約7.5公里,時間大約100分鐘);與朋友相約吃飯,我會先透過google map查看到餐廳的步行時間,如果氣溫適合且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我會願意提早一個小時出門,用走的赴約;如果已抵達目標附近,離約定的時間還早,我也會在附近亂晃,往巷子裡鑽;旅行時提早到火車站,十分鐘二十分鐘,我也會在車站裡外商店街逛逛。

與podcast中的受訪者沈方正類似,我好像也是不太能靜下來的人,如果沒有任務在身,總是會想找個地點走一走。



喜歡散步的原因

為什麼這麼堅持要走路?即使只有一個捷運站也要走?好像都市流行的說法都是台灣人連巷口的便利商店的距離都要騎機車,能不走就不走。

1. 簡單,零難度

散步是很自然的身體活動,只要身體功能健全,幾乎可以說是零難度。比起慢跑、騎單車、爬山、打球等其他運動,散步不受到時間、場域、天氣或器材的限制,白天晚上都可以進行,不用準備球拍,沒有最低人數限制,晴天雨天都可以走(只要你願意的話)。最重要的,散步不像上健身房或跑步,對於不那麼喜歡運動的人,意志力的門檻也是最低的。


2. 速度剛好,適合觀察周遭環境

散步的速度很適合認識觀察環境,也來得及應對路上的各種突發狀況。

騎腳踏車對於觀察城市我覺得有點太快,而且需要將更多精力專注在路上的狀態和車輛控制,相較起來散步直覺多了,須保留在道路狀態的專注度比騎腳踏車低。

我偏好觀察住家的長相,窗戶、鐵窗的樣式、陽台擺放的東西、一樓住戶種些什麼植物,想像那戶人家的生活形狀,或者看騎樓如何被使用、車子怎麼停、哪裡有好吃的東西等等,尤其巷子,只要不是附近住戶,幾乎不會被留意到,我特別喜歡往這種地方鑽。

散步也可以觀察城市各地區的個性,例如住戶如何使用公園綠地、社區給人的氣氛、什麼樣的地方吃的選擇多(地區屬性又會影響商家週末有沒有營業)、房子是怎麼建的、較新的重劃區與較舊的區域建築設計有所不同等等。


3. 可以同時收聽podcast

podcast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陪伴,幾乎是我最主要的資訊來源,所以散步也是我讓自己收聽podcast的機會之一。

通常我會在煮飯、曬衣服、打掃家裡的時候聽,如果這些事情都忙完了但還有想聽的節目,就會找個地方走走,為了把想聽的節目聽完特地去散步。


4. 低度運動

有人說一天一萬步對健康有正向的幫助,雖然很難短時間看到效果,但至少散步可以多消耗一點點卡路里吧!這也會成為我散步的動力,走路去想吃的小吃店,或者吃完後走路回家,稍微減少心理上的罪惡感。


5. 發掘新事物

某些小店家也是因為散步才發現的,尤其那些不在大馬路的店,若不是散步幾乎不會注意到,開車經過速度太快,也來不及留意。

像是最近生活圈有一些店面換人租,就觀察到藥局的密度變高了,原本就有蠻多家藥局,又開了一間新的,也有一處是生機飲食的商店進駐,是不是健康的觀念重視程度更高了咧?



常去的散步路線

節目中分享台北適合散步的路線以西區為主。因為都市規劃的關係,西區的商業區較少,適合長時間的散步,但我的居住點在台北市的東邊,因此大部分還是在這邊活動。確實比起大稻埕、迪化街、公館、東門一帶,東邊的都市長相比較一致:東區商圈、信義百貨群、松菸、南港⋯⋯沒有太多變化。

大學時期我常在公館活動,那時候很喜歡到溫州街晃晃,走起來就能感受到社區住戶的氣質很優雅,街廓帶有一種文學的氣氛。

現在如果不想跑太遠又想體驗舒服緩慢的氣息會去民生社區,那邊街道植被很多,街巷寧靜,且就如傳言中一樣,可以感受居民們以社區為榮的自信感。



我們先形塑街道,然後被街道形塑

最近看了一本與城市設計有關的書,說到街道的美感、城市的設計、道路好不好走、能不能步行到我們想去的地點等因素,都會影響著人是否願意走路。如果走路就可以抵達我們要去的地方,人就不會為了一包薯條特地「開車門、鑽進駕駛座、發動引擎、駛離車庫、買完東西、開回來、下車、鎖車」(但我覺得在台灣很難說,機車太方便了,而且違停現象就像紅燈停綠燈行一樣理所當然)。所以就城市面來說,如果住宅區附近機能可以滿足日常基本需求,就不會製造大量的交通車流。美國亞特蘭大城就是很好的反例,社區規劃的關係讓人得開車幾十公里遠去賣場採購。

如果街道安全無虞且趣味橫生,我們就會覺得新鮮有趣,心情愉快,自然會走得比較遠,相較於平凡無奇、看起來千篇一律、設計得冷冰冰的街道,就不太會有人想走。住台北的人可以想像內湖大賣場集中的那一塊大概就可以理解了,那邊街道平淡無奇,沒有街景可言,到處是採購的車潮,過馬路危險,也就很少看到路上有行人了。

「現行大部分的城市架構,其實都在鼓勵人用一個個決定來讓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這個體系之所以之敗,就在於它鼓勵人朝著不理性的方向發展。」



受到去年CNN文章形容台灣是「行人地獄」的原因,交通漸漸成為大家共同的話題,首先是行人過馬路,接著慢慢擴及到馬路上各種違規亂象。人的行為是一個問題,但如果從一開始的規劃就預先設想使用情況的可能性,就可以透過硬體規劃影響人的行為,無論行人、腳踏車或其他用路人都是,散步的時候尤其容易發現交通上的奇景,有些甚至已經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正常了。

在非都市的城鎮,也可以藉由散步觀察路邊植物或地景。當目光開始意識到植物之後,會發現其實台灣住戶很喜歡種東西,住處陽台或門口多少可以看到盆栽或是小菜園。

我會把散步時看到的有趣風景拍下來,諧音招牌、奇妙的機構、沒看過的植物、居民的生活智慧王等等。像之前就會觀察不同縣市的停車場收費價格,都會市區跟郊區真的差很多耶!!(但我沒有留下郊區的收費照片(´・_・`))

習慣了這種目光之後,走到哪都會覺得很有趣,如果有國外的照片又更棒了。

生活智慧王:用雨鞋和電鍋種植物

接雲應該是個人?

⋯⋯生活智慧王?

諧音招牌



Pocket casts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收聽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