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便當 | 20220620:回家,還有花
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週末。
每次回到台中,都有一種很舒坦的寬心感。
那些原本對事情的執著、對習慣的堅持、對人的防備心、對時間的焦慮、對細節的吹毛求疵等,在火車的兩個小時中,都會逐漸鬆綁。
我不確定出現這種放鬆感的原因為何,是因為回家後我不用張羅家事嗎?可以不用睜開眼就在腦袋中快速安排家事順序與三餐內容嗎?還是回家我就可以專心當一個小孩?或是純粹只是離開都市、離開工作環境的自然反應?
那是一種很自然的狀態轉變。
這個地方我很熟悉,即使我的生活圈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轉移,很多店家早就換人經營而我卻不知道。相較起居時間超過90%以上的台北租屋處,一年回來不到十次的房間,卻能給我更踏實的安全感。被子、枕頭、衣櫥等,都停留在學生時代的我的品味,現在的我的選擇一定不會是這樣,可是好安心喔。躺在地上午休沒關係,追劇看動畫也沒關係,肚子餓就去冰箱找食物(因為不是我的冰箱,我背不出裡面有什麼)。
對耶,一回到家,無法追劇的症狀居然好轉了。
媽媽的廚房和爸爸的收納習慣有一些我忍不住想插手整理的部分,我會很願意花大把時間清潔媽媽無暇照顧的瓦斯爐平台角落,或者規劃某櫃子的擺放方式,然後大肆採購收納盒回來整理。(雖然下一次再回來的時候,又變回原本的樣子,那是爸爸的收納習慣)
但我又很清楚的知道,與家人同居一段日子之後,生活習慣和價值觀的衝突矛盾會漸漸浮現,拓寬的心又會開始變得醜陋又狹隘,所以我得把持好自己的控制欲,在受不了出手之前,就要北上。
在有爸爸媽媽的家多好。
媽媽還是把我當小孩一樣,出門工作前會在冰箱留菜給我,等我起床後再用LINE告訴我中午吃什麼。在外地自己住久了,更能強烈感受到所謂主婦、家事主理人一天的忙碌為何,都是很瑣碎的小事,可以很敷衍地做,也可以很謹慎的安排。做的好並不容易,但家裡一旦少了這個張羅家事細節的角色,家就不能是家了。
喔還有洗衣精的味道。
穿回台北的衣服,有媽媽慣用的洗衣精的味道,可以把我對家的喜歡多延長幾天,提醒我不要常常皺眉,可是好難喔。
我好喜歡看稻田
馬鈴薯煎餅、甜椒炒杏鮑菇、芭樂、綠豆湯
回台北第一件事先到陽台關心植物,夏天日照強,水分容易蒸發,
發現上週還捲捲的新葉子已經展開了!
房子快要被太陽曬暖,去年冬天以來累積的屋內涼爽感即將消失,
這種天氣很適合煮綠豆湯,放入冰箱,下午的時候盛一小碗就能快速消除熱氣與倦意。
薯泥沙拉、青椒炒蛋、舞菇炒甜椒、皮蛋豆腐
優格地瓜餡貝果、雙菇炒蛋、青江菜、豆腐金針菇、火龍果
Um...對,我的冰箱有好多菇和甜椒,我有點倦了。
舞菇蕃茄乾咖哩、烤甜椒、涼筍沙拉、優格地瓜餡貝果
買了今年第一根竹筍!
今早跑到內湖花市,那邊鮮花應該比較多,一直很想要買鮮花放在家裡。
之前習慣去建國花市,但那邊盆栽、觀葉植物比較多,鮮花的話還是內湖花市選擇多。
光是邊走邊看各種鮮花,心情就能得到療癒。我喜歡桔梗、雛菊、小向日葵、鬱金香,尤其是鬱金香,他好優雅!
但現在好像不是鬱金香的季節,我想避免買進口的花,只是要妝點家裡,選當季、碳足跡少的就好。
菜鳥如我第一次認真買花,對花況尚不熟悉,
最後帶了一把粉菊和深山櫻回來,都是小朵的花,
一部份放在廚房,剩下一點點放在電腦旁,
他們都還有許多未綻放的花苞,期待再過幾天他們慢慢綻放的姿態。
家裡一旦有了花,視線、氣氛立即柔和了起來。
我知道我喜歡植物、喜歡花,但沒有固定買花的習慣,通常是上市場剛好看到才順手帶一把。
前幾週買了一束繡球花,又從鄰居手中獲贈一把陽明山採回來的鮮花,
那幾個日子,只要視線瞥到花朵上,心情立刻晴朗放鬆了起來(⁎⁍̴̛ᴗ⁍̴̛⁎)
不斷嚷嚷著家裡有花真好,我選的花真美~
唉唷我怎麼從來不知道讓心情愉快是這麼簡單的事。
兩三年前我開始有意識的練習,在某些方面順應自己的直覺做選擇,
就像植物和花,過去總嫌麻煩、難處理,往往看了就走,沒想過要擺在家中,
但他明明是確定能讓我更喜歡生活的小傢伙。
最近在看暴躁兔女王的《療癒廚房3》,從書中得知安徒生曾說:
光是生存著是不夠的,要活著,你必須有陽光和自由,以及一朵摯愛的小花。
現在我有陽光,我有可貴的自由,剩下的就是買束喜歡的小花了 *ଘ(੭*ˊᵕˋ)੭* ੈ✩‧₊˚